生物医药人才:那些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下)

2022-03-09 18:15

近期,澳门太阳集团城9728招聘公司大健康高级业务总监/医脉同道首席行业研究员周雯静做客FM89.9“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的招聘栏目“职等你来”,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与人才市场现状进行了专家解读和精彩分享。


以下为精华内容整理(下篇):


生物医药企业的工作者,他们的日常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

生物医药行业在中国市场来说,目前正值一个创新的热潮,无论是在营销端、研发端还是临床端,都需要快速去应对市场变化,积极拥抱创新。那么如何考察创新呢?我认为有三个重要维度:创新疗效?创新质量?能否更快落地?所以医药行业人才的工作模式,其实和互联网行业有点相似,都处在一个比较高的工作频率和强度上。

对于生物医药企业来说,无论它是什么类型,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为了实现一个创新落地,都会利用一切机会,去争取第一时间报批,第一时间上市,确保在整个过程中的诸多环节不出问题。以临床实验为例,过程中往往涉及成千上万例的病人研究,标本量越大,不可控因素越高,导致临床方向做方案或者运营的人才压力非常大,因为任何意外的发生都可能会延迟最后的成功。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一些有情怀有愿景的企业家事必躬亲,甚至凌晨还在工作。

总得来说,一家公司若想要跑得更快,除了选对赛道外,也同时受到团队管理、协同能力,以及资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然,还有医药行业的从业人员对患者和社会的一份责任心。

较之其他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人才培养有什么特殊之处?

首先,各行各业都有它的行业壁垒。而生物医药行业的壁垒有两个部分:

一个是专业壁垒,因为医药需要和化学、生物、医生、病人打交道,所以在专业上拥有比较高的壁垒。如果不是学分子生物学、药学、医学、化学的科班出身,可能都很难进入这个行业。

另一个是经验。生物医药行业是非常细分的,每一个细分领域都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来打造人才的能力。所以医药行业的人才,如果今天是做研发的,很有可能终身做研发。如果今天是做医药相关市场销售的,未来转其他行业也会有些可惜,当然也不乏大把转型成功的案例。

比如,我们曾帮一家外资企业去招聘临床相关的数据管理和药物安全干预的岗位。这个岗位主要为了解决药物在市场上被病人使用之后产生了副作用,需要去进行干预,去研究治疗副作用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像这种岗位就一定是需要医药学的专业背景,同时还要具有相关工作经验,比如做过基础研究,或者在医院里工作过。对其他行业的人才来说,这两个门槛是硬性的,具有很高的行业壁垒。

当下生物医药企业,人才工作的难点在哪里?

首先是供需关系倒挂。中国的创新土壤相比欧美起步晚10-15年左右,所以导致现有的人才无法满足市场创新的要求和速度,一家企业需要招20个人,但市场上符合招聘条件的可能只有10个人。很多公司在临床医学注册、临床研究、数据管理、生物统计这些方向,存在常年招聘不到人的情况。为了更快的推进项目,企业宁愿花重金去招纳成熟的人才来推进项目,而不愿花费数年时间再来培养人才。我们常常在引才过程中看到,一些海外人才或者外企专业人才,手里可能同时握有5个、10个甚至15个offer,由此引发了人才争夺战。而对于人才来说,面临规模、业务较为同质化的企业,也会陷入选择的困境。所以在我看来,整个人才市场最大的难点不在于缺少优秀的人,而是培养优秀的人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

其次是我们与欧美市场创新标准的差距。我们的产品要出海,其实还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所以为了更快地实现商业化、发展进入下一个阶段,很多公司纷纷制定长短期相结合的策略目标,努力先实现第一梯队或者第一阶段的发展,再去规划10-20年后的中长期发展。因为对于很多初创型公司来说,首要任务是先生存下来,在行业内找到自己的位置,先生存,再发展。

再次是现有人才的吸引问题。目前在国内也有不乏一些比较匹配的人,但是这类人才本身就会有大量的机会,甚至现在的工作也很不错,那么如何去吸引他们加入到你的公司,这个是非常大的难点。

所以总得来说,生物医药行业有着非常美好的前景,这个行业的人才不仅专业能力和素质过硬,是一群非常优秀的人,而且普遍很有情怀,真正希望能帮助患者去解决问题,能为社会和国家去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需要有更多的生物医药人才快速成长起来,让行业发展得更快更好。



澳门太阳集团城9728
澳门太阳集团城9728是领先的以技术驱动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商,也是国内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300662.SZ),目前在中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全球市场拥有114家分支机构,3,1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及技术人员,在20+个细分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人力资源咨询、培训与发展、薪税外包等人力资源全产业链服务,同时提供一体化SaaS云产品、垂直招聘平台、人力资源产业互联平台及人才大脑平台。通过构建“技术+平台+服务”的商业模式,打造产业互联生态,为企业人才配置与业务发展提供一体化支撑,为区域引才就业与产才融合提供全链条赋能。2020年,共服务超过5,300家外资/合资企业、快速成长型民营企业以及政府/事业单位/央国企/非营利性组织,成功推荐中高端管理及专业技术岗位人员25,000余名,灵活用工累计派出190,000余人次,聚合合作伙伴近3,500家。